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在线论坛 > 医患论坛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区卫生

发布人:重庆市社区与农村卫生协会 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2012/7/5 【字体: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区卫生

来源:新浪网新闻中心

  作为正在着力建立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作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群众健康“守门人”,社区卫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换句话说,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社区卫生服务?

  1月25日,记者在宁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遇到了76岁的贺大爷。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经常到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这一天,他主要是找在这里坐诊的中医专家周教授给自己开了些中药。说起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期待,贺大爷说:“如果社区里有信得过的大夫,服务态度也好,那么我愿意在社区里看病,谁喜欢跑远路到大医院去挤。起先我到这儿来看了几次,觉得不错,就经常来了,还在这儿办了大病定点。现在每次来一般都是找徐主任,需要吃中药就找周教授。时间长了,这儿的医生、护士不少都已熟悉,见面很亲切。最近我的血压控制得不错,还介绍了几个老同事也来这儿看病。”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另外几位病人,得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结论:是否对社区卫生机构有信任感,关键因素是人,即医护人员的水平和服务态度。技术好、态度好,则能留住人,否则只好奔大医院。

  对于这个问题,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近几年,为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条件,市区两级财政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去年又投入巨资在社区卫生机构中实施了标准建设。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设施设备等硬件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则非一日之功。虽然绝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者已参加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全科医学培训,但仅此一种短期的培训显然不够,对于众多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的社区医务人员来说远不能“解渴”。

  采访中,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提出,在长时间的与社区居民接触中,越来越发现社区卫生工作者必须具备非常全面的医学知识,不但要内外(科)兼修,还要中西医结合。比如社区里很多慢性病人和残疾人需要做康复、理疗,但多数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这样的培训,没有提供这类服务的资质。所以,继续学习和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但同时,由于受到人员数量限量,不太可能抽出人去参加完全脱岗的业务培训,即便是半脱岗的培训也不能派太多人参加,否则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运转。

  据了解,这种矛盾目前在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之一。

  还有人认为,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多由专科医生和护士转型而来,掌握的公共卫生知识非常有限,这方面的培训也是当务之急。

  那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到底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社区卫生工作呢?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顾湲日前指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责任是为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照顾,而不仅仅是看些小病。由于重点是管人、管健康,其涉及面广、日常事务庞杂,需要医护人员用大量的时间与服务对象沟通,甚至主动上门。这种工作内容与方式,要求服务者数量足够。此外,在人员质量方面的要求更高。他们不同于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生,而是主要凭头脑、双手和简便设备诊疗疾病;他们要熟悉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能把握重要疾病和健康问题发展趋势;他们要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职业、家庭、生活方式、脾气秉性,能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实现健康促进的目标;他们要能对不同病情、不同阶层的服务对象提供恰当的、适宜技术的诊治,让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有效的利用。这种对人力的数量与质量的高要求,只有对服务者进行精心挑选和针对性的实战训练,并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方能达到。因此,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把投入的重心放到人力建设上来。

  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协会主任委员贺孟泉教授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知识,还应学习人文、法律、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完成好所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前,一方面要对已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件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也应考虑增加更多的内容,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如专家所说,社区卫生服务真的到了必须把重心放到人力建设上来的时候。青岛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向记者透露,除了专科医生定期到社区对全科医生进行专科知识指导,组织社区医务人员参加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外,我市正在制定更系统、全面的社区卫生人员培训计划。突破人才瓶颈,毫无疑问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市社区卫生工作的着力点。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返回顶部